十大配资公司排名 NEWS 1 2 近日,由云南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所属会泽云能投、红河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参与编制的《高原风电场技术监督工作评价规范》(DB53/T 1350-2025)和《高原风电场35 kV集电线路防雷技术要求》(DB53/T 1349-2025)两项地方标准,由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标志着云南省在高原风电领域标准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这两项标准由云南省电力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9)归口,将于2025年4月8日起正式实施。 深耕标准创新,引领行业标杆 云南省地处低纬高原,雷电活动频繁且强度大,年平均雷暴日数达60-80天,部分地区超过90天,雨季雷电占比超全年80%。复杂地形与局地强对流天气进一步加剧了雷电对风电场的威胁,导致集电线路跳闸频发、设备损坏及运维成本攀升。 云南能投(002053)依托多年高原风电运维经验,联合华能新能源、中广核新能源、国家电投等14家单位,针对性编制《高原风电场35 kV集电线路防雷技术要求》。该标准首次系统规范了防雷装置选型、安装位置、接地电阻等关键参数,结合云南雷电高发特点优化设计,可显著降低雷击事故率,提升电网稳定性。 作为云南省能源标准化建设的核心力量,云南能投始终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云南能投一直重视高原风电场技术监督工作,联合中广核新能源、电科院、昆明理工大学等7家单位,编制了《高原风电场技术监督工作评价规范》。该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高原地区风电场的建设质量、运行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携手生态伙伴,共筑绿色未来 云南能投是云南省属重点能源企业,业务涵盖风电、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开发及综合服务。公司长期致力于高原复杂环境下的能源技术创新,主导或参与多项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以“标准+技术”双轮驱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此次参与编制两项标准,不仅彰显了公司在高原风电领域的技术积淀与话语权,更通过差异化防雷服务方案,为省内风电场减少雷击跳闸率、保障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支撑。云南能投将以标准发布为契机,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同时,公司将持续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高原风电场技术监督工作评价规范》与《高原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防雷技术要求》的实施十大配资公司排名,是云南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举措。两项标准不仅为高原风电产业提供了技术保障,更通过标准化引领,助力云南打造全国绿色能源示范高地。未来,云南省将持续完善风电标准体系,为全国高原地区新能源开发贡献“云南经验”。(周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