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表示,月末信贷扰动、承接政府债有较大资金压力等因素导致银行面临较大的资负匹配压力,需要通过发行同业存单来弥补。银行对发行同业存单补充负债的依赖有所加强。此外原油期货配资公司,业内人士预计后续同业存单收益率或有上行压力。 广州,别称“羊城”、“穗城”,自秦汉至明清以来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也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 广州古称“楚庭”,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9世纪的周朝,在这里生活着的“百越人”与长江中游地区的楚国人已有来往,“楚庭”便是当地百姓用来纪念这种友谊的说法,也是广州最早的名字。 秦朝时把今天的广州叫做番禺,后称交州。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吴大帝孙权以合浦(今广西合浦)为界建立交、广二州,南为交州,北为广州,广州之名由此开始。公元970年,宋平定南汉后,废兴王府称为广州,从此以后就一直沿用广州名称。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实行“一口通商”制,广州成为当时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外国商人来华进行贸易活动都要找指定的行商作贸易代理,而这些指定的行商所开设的对外贸易行就是我们熟知的“广州十三行”。1842年鸦片战争中清廷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开通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今天的广州已结束了那段屈辱的历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一线城市。 本期老照片就将从建筑街景和社会生活两方面带大家走进这段百年历史,回味百年广州的变迁。 建筑街景 1862年的广州城,那时刚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北京条约》,清廷割让当时的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国耻难忘。 1893年的印度人宿舍、露德圣母教堂和法国军营,那时候的清政府还是洋人的朝廷,广州随处可见西方建筑。 20世纪20年代鸟瞰广州城,比起60年前已经建起了很多小高楼。 1922年的南方大厦,原为城外大新公司,大厦坐落于珠江边,承载了老一代广州人的摩登记忆。 1932年连接了海珠区和越秀区的海珠桥,横跨珠江,是广州最早的中轴线组成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座钢结构开合桥。 建于1937年的爱群大酒店,雄踞“广州第一高楼”的地位整整30年。 1946年的广州“火柴盒”公交车,现在看来十分迷你可爱。 1949年航拍珠江,航运十分繁忙。 1949年的珠江夜景,即使是黑白照片也能看出当时的繁华。 五十年代的沿江路,珠江边停靠的船只济济一堂。 1959年初建的五羊雕塑,建筑设计师们在雕塑周围合影,是“羊城”的地标性建筑。 1960年,广州开始有无轨电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七十年代中期,人们在客车装配厂生产的“铰接式”公交车前合影。 1974年广州火车站建成,从此长途出行更加方便。 当时广州站候车大厅里的自动扶梯是稀罕的物件,整个大陆只有两台,不少人排队体验。 1978年改革开放的环市东路,一眼看见的最高建筑物是白云宾馆,也是当时广州最高的建筑,从建筑和街道就可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979年的广州站,广州到香港的第一列车发车。 1983年开业的东山百货大楼,当年也是十分受欢迎。 1983年的上下九,是老广州的繁华地段,公交车排成一条直线,水泄不通。 1984年的芳村码头,河对岸是当时刚开业的白天鹅宾馆,破旧的船只和巍峨的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986年,谁能想到这片农田在二十年后变成了珠江新城CBD呢。 1986年还在建设中的海印大桥,塔顶像两只羊角寓意着“羊城”。 1987年洛溪大桥建成,昔日两边的田地如今也成了繁华的街区。 八十年代的荔枝湾,一艘木船在水波中摇曳,仿佛水墨之景。 八十年代满街都是载客的“三脚鸡”。 沙面东桥上涌入的上班的自行车大军。 1988年,一张名为《上班时间的交通》的照片记录了海珠桥上的自行车潮,在今天就是汽车潮和地铁人潮了吧。 九十年代第一辆空调公共汽车诞生,那时候就要两块钱了呢。 从香港引进的双层巴士,十分复古流行。 1990夜晚的黄埔新港集装箱码头,昏黄的灯光记录了当时的繁忙。 骑楼是当时的主要住房。 当时只接待外宾的友谊商店。 没有红绿灯的北京路的交通高峰期会有交警站在红白条纹的指挥台上执勤指挥交通。 花花绿绿的出租车排成一列,川流不息,这些颜色今天也保留了下来。 1992年前的南沙,那时还是一片田地,只有一条主干道通往外面。 1993年的东风中路立交桥,被誉为广州的“长安街”。 1993年的广州大道,当时左侧的天河区还是一大片的农田,如今也是高楼林立。 1993年珠江隧道通车,是大陆第一次采用沉管法设计施工的大型水下隧道,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也随之迎来大堵车。 1994年的国防大厦,矗立在田野之中十分显眼。 1995年解放中路扩路拆迁的场景。 1995年,中山五路与起义路的人行天桥。 1997年南华中路拆迁前的景象。 1997年,虎门大桥下游西岸还是一片滩涂,时光如梭啊。 1997年南华中路的百年老字号:三如大酒楼、趣香饼家,是你记忆中的老味道吗? 1998年的北京路,是那时候时最热闹的购物街之一。 1998年的广州市少年宫,孩子们拓展兴趣爱好的好去处,照片里的这些孩子现在也要“奔三”了。 1999年6月广州地铁1号线全线通车,广州从此迎来了地铁时代。 2001年中山四路的儿童公园大门口,是当时孩子们的秘密基地。 2001年的南方大厦百货商店。 2002年中山四路致美斋,粤菜调味品的老字号。 2002年,北京路整饰千年古道工程施工现场,从此改头换面。 旧白云机场最后的繁忙,2004年正式关闭,新白云机场投入使用。 社会生活 1978年的“公共厨房”,那时二十一户人家共用在一个厨房做饭,虽然拥挤但那时也乐在其中。 七十年代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老一辈人对这里一定很熟悉。 当年水泄不通的西湖路夜市,如今已经在城市改造中消失。 文化公园外的福利彩票发售点,围满了等待开奖的市民,讨个好运气。 1983年2月,广州举行“普天同庆贺新春”的巡游活动现场,可谓是万人空巷。 1983年,广州市民在路边的小店吃午饭,也是今天的早茶文化。 瑞南路将军西的农副产品市场,满足人们的一日三餐所需。 长长的麻花辫在八十年代的女孩子中很流行。 越秀公园“扒艇仔”是当时年轻人很喜欢的约会活动。 当时年轻人中非常流行的旱冰,这种四轮的旱冰鞋是你的回忆吗? 屋前随便支块木板就是乒乓球台。 民居里的街边发廊。 白衬衫、白T恤配蓝色牛仔裤在当时就是最流行的穿搭。 火车站售票窗口前防止有人插队而紧紧贴在一起排队买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了。 1990年租厂房、租出租车拍婚纱照的新人,这在当时很时髦。 九十年代的公交站台前打手机的靓妹,这身穿着放在今天也很潮。 1995年中山五路扩路拆迁前清仓甩卖的商家,吸引了大量市民来选购。 1995年,中华电影院拆迁,有在这里看过老电影吗? 1997年越秀区的迎春花市,又称年宵花市,是广府地区春节前规模最大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极具岭南特色。 …… 看着一张张从黑白逐渐添上色彩的老照片 你的广州记忆被唤起了多少呢 老照片也许会褪色 但记忆却会在这些老照片里渐渐鲜明 提醒着我们时光匆匆 唯有珍惜原油期货配资公司 珠江广州海珠桥羊城南华中路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